中小旅游景区传统市场营销已死
中小旅游景区目前的生存现状,如果用水深火热这个词来形容,好像一点也不为过!
一方面是景区无法压缩的庞大运营成本,一方面是来自飞速增长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的行业内部斗争,还有日益萎缩的居民消费水平,加上最近国家政策要求景区降低门票价格,并且甚至提出了要降低交通车、缆车等各项费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内忧外患的煎熬让景区苦不堪言。
旅游景区的未来在哪里?旅游景区下一步该如何发展?一时间,旅游景区的从业者仿佛进入了迷宫,找不到方向,找不到出口!
很多时候,一旦景区日子不好过,直接决定景区收入的营销部(有的叫市场部)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行内有句通用的话,叫做业绩不好杀个销售来祭旗。很多景区也变着法子来加强对市场部的监管,千方百计来刺激市场工作,然而,各种激励措施之下,貌似也没什么效果,那么,景区市场部能不能承担起一个景区的兴衰呢?
如果放在以前,市场部可能是个决定因素,但是,在现阶段,各种外界环境和综合因素已经变化,对于中小景区来说,传统的景区营销市场方式即将或者已经被淘汰,景区当根据市场情况,建立起符合自己情况的运营机构,景区定制化的市场运营体系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。
说明:
本文的所有结论和想法,均来自景区一线、
基于市场体制下的中小旅游景区,
源于景区营销实战总结。
本文中的很多观点不一定符合有些理论,
不一定适合发展完善的具备特定优质资源的大景区,
但一定是实用至上!
欢迎同行各抒己见,共同探讨和提高。
如果有不对的地方,还请同行多多包涵,并不吝赐教!
针对中小旅游景区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,以及该如何来解决目前的困境,建立适合景区发展的运营体系,结合十年来在景区一线从事营销的经验和总结,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,分别为:
01 景区市场营销传统模式不适合旅游景区市场现状!
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的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的概念:
通过上图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信息:
传统的景区市场营销职能:主要承担景区和市场的信息交换职能,通过实施渠道建设、维护和品牌建设、媒体公关等一系列的有组织、有计划的市场管理活动,从而带动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,完成景区制定的目标。
传统的景区市场营销工作主要方式:市场部主要是围绕旅行社、户外,寻找各种机会,通过各种方式,以活动的名义、或采用降价策略来刺激渠道发团;以及围绕各种媒体采用各种广告合作和新闻事件炒作策略,扩大景区的知名度,树立景区品牌形象;这种工作方式目前仍然是中小景区采用的主要方式。
我们可以发现,传统市场营销是基于原来景区数量比较少、媒体传播比较有效、渠道力量足够强大的基础上。市场营销解决的就是把景区资源卖给谁的问题,核心比的是景区天生的资源情况。
比资源这本身对中小景区都是短板,这也是目前很多大景区不用做营销,而中小景区营销只能采用深耕市场和低价策略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但是随着旅游环境的发展和变化,这种以景区资源为核心主导的营销方式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:主要体现在资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大量雷同资源的出现,大量竞争对手和市场竞争方式的出现,渠道力量一旦降低,媒体多元化之后,中小景区就找不到方向了。
并且,原来的景区营销基本不涉及或很少参与景区产品改造提升、项目引进,不涉及景区的经营管理服务和招商引资,以及围绕景区特色的市场营销活动策划无力, 中小景区在资源不占优势,市场不占优势的条件下,营销方法还在走老路,违背了市场规律,更关键是景区没有竞争核心,传统的市场营销也难以解决制约景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,所以,日子过的只能是越来越难,这也是中小景区大量赔钱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市场的七大变化,倒逼景区进行改革!传统的景区营销思维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景区未来的发展。
变化一:景区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
1、景区数量的飞速增长。
十年前全国加起来不到七千家,迅速增长到现在景区三万家,非景区类将近十万家,各类旅游体的增速差不多十几二十倍,而游客数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,同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;
2、景区赔钱的越来越多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景区都处于亏损状态,并且还有将近30%的景区已经步入了“僵尸景区”状态,巨大的运营成本,巨大的资金压力,生存危机是市场竞争恶化、行业乱象的催化剂。
3、资源和消费越来越集中化。
景区的贫富差异也越来越大,5%的景区占走90%的旅游收入,并且百分之五还是集中在占尽天时地利优质资源的大景区,区域化、低端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两极分化情况会越来越严重。
4、存在就有合理性
无论大小景区,无论什么项目,无论建在哪里,都有存在的独特性因素和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在里面。竞争无处不在。
变化二:游客出游方式、信息传播方式、消费习惯、主力游客群体发生了变化:
1、交通出游方式的变化
高速公路、高铁、自驾游等等社会公共设施资源的提升,游客由跟团游,逐步走向自驾游、自由行,定制化、个性化的出游习惯形成趋势,直接导致主要客源市场内渠道组团能力的大幅衰减。
2、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的变化
由传统的媒体,如报纸、电视、网络等变成以手机为主的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。自媒体时代,存在信息量大,传播方式灵活、传播周期短,很难占领游客的心智力的特点。由报纸电视广播,变成自媒体横行的头条、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多种以短视频、即时通讯为主的传播方式。
3、80、90、00后年龄成为主要群体,消费习惯变化
自由、个性、肆意、安逸、不喜欢深度思考 、更喜欢体验性的项目,对景区的特色化,以及特色产品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4、政府各项措施引导客户群体变化
三公消费受限制、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导致传统的企业资源再分配,原来出游主力”大部分中产阶级“,现在都慢慢没钱了,支撑起团队的企业阶层正慢慢消失,散客变团队成为趋势。
变化三、旅游行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,新项目层出不穷。
乡村旅游、全域旅游、特色小镇、田园综合体、特色农庄等等新现象、新名词、新模式层出不穷,正颠覆大家对传统旅游业的认识,长江后浪推前浪,旅游未来往哪里走?谁也不好预测!
变化四、各类旅游年卡层出不穷,免门票竞争越来越激烈;
以锦绣江山、各地各种旅游年卡、各类自驾车卡为代表横行各地市场,传统景区、大景区、新景区都在纷纷免门票,景区如何面对全域旅游年的市场变革,成了旅游景区的一大难题。
变化五:大多数景区的管理、盈利方式逐步变化;
景区的收入主要收入靠门票,变成产业化升级;
加上二次消费:小交通、滑道、索道等等
加上配套产业链:酒店、温泉、商铺租赁、经营分成等等
加上商品、文创:工艺品、纪念品、其他类等等
变化六:特色化的项目,短、平、快发展,成了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短期发展趋势;由景区带动项目发展,变成特色项目带动景区的发展。
张家界的玻璃桥,带动了国内山水景区玻璃桥的红火,还有玻璃栈道一再升级,3D、5D、7D、9D、破碎效果的等等;以及很多新兴的创意和项目,如飞拉达、丛林穿越、玻璃滑漂、原子飞车等等,正在蛊惑着旅游投资者的神经,很多游客可能已经记不住景区的名字,但是对特色体验项目却情有独钟,很多游客本着项目而来的比例正逐步增大。
变化七:景区竞争已经无资源之分、大小之分、实力之分,并且景区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。
以抖音旅游网红为例:宋城的快闪舞蹈、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、赛格广场、鼓浪屿的土耳其冰淇淋、重庆楼中轻轨、青海茶卡盐湖、华山长空栈道、四川稻城亚丁、重庆天空悬廊、死亡秋千、洛阳某村呐喊喷泉、平顶山某花海的网红桥,观察抖音上走红的旅游视频不难发现,新、奇、怪的特色旅游景点往往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,碎片化的信息传输,将会使景区更容易传播,也更容易得到迅速走红的机会,很多景区将会意外蹿红,走红的景区不在取决于名气和实力,一个项目带火一个景区、带火一座城市的现象概率将大大增加。
旅游项目已经摆脱传统模式、无行业区分、无地域区分,一个特色IP就有可能是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,都有可能分走大量游客。
小结:
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变化,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,旅游景区已经由资源时代变成策划时代,由景区主导变成市场主导,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,由门票经济变成产业升级。
市场在变、游客在变、信息传播方式在变,景区种类在变、同行竞争手段在变、景区盈利模式在变、时代变革倒逼景区必须进行全面改革,旅游景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景区时代,传统的景区营销承担的景区和市场的信息传递职能,在景区的市场运作中,所占的比例和分量将越来越小,中小景区的市场营销也必须升级,中小旅游景区必须立足景区现状,颠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思维模式,改变景区营销的职能和工作范围,以市场为导向,学会并培养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,以营销部为主导,因地制宜的重新构建适合中小景区定制化的综合市场运营体系!
那么中小旅游景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?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,因地制宜的进行市场定位分析,建立适合景区的定制化市场运营体系呢?
版权所有:彭山景区 | 华诚集团 CopyRight ©2013- 2020 PengShan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彭山农旅文创 | 备案号:湘ICP备14009297号-2 可参考操作指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