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思王祠
福建/许一跃
中国寺庙很多,哪里都有,且都那样,不知道要崇拜谁,真有点看腻了;而到了彭山,竟被一座特殊的庙吸引了,他叫“思王庙”。
彭山在澧县境内,山形似虎,原名虎山,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,高祖第十二子李元则封为荆王,出任婺州刺史;唐太宗贞观十年(637)徙封彭王,为遂州都督;不久,因错被削爵,“以冠服奢僣免”,下任澧州刺史。在澧州主政时,李元则恪尽职守,折节厉行,安抚百姓。看见“沟渠枝梗,河堤腹没”,就“脉络疏达,筑堤安澜”;看见“钟鼓待振”,就“庙宇方兴”,于是,澧州“年成大丰,政通人和,犬吠无警”……李元则因此深受澧州人民爱戴,逝世后,朝廷赠司徒、荆州大都督,谥号“思王”,澧县后人自发的在虎山上建祠纪念他,改虎山为“彭山”,称祠为“思王庙”。
虽然李元则被朝廷一时下降,但却被澧县老百姓永远托起。人民的眼观是精准的,他们最能看得清官员的政绩与腐败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思王庙几次残毁,几经修复。思王庙犹如李元则的德政碑,永恒的矗立在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的眼前。百姓颂,官员也佩服。明户部尚书李如圭上山拜谒时,感触到这位廉洁为民朝廷命官的风骨,便诗兴大发,挥笔写下《颂彭山思王》:“雄才宗室寄干城,刺史分符万里行。德在民心崇祀远,功施社稷荷封荣。半山落日鸦声乱,古庙高松鹤影清。瞻仰英风频感慨,断碑开藓读遗文。”
思王庙坐落在崇山连天、冈阜靡迤的风景之中,耸立在双荷村的金家峰岗之上。金家峰岗是条龙脉,如舞如驰……立庙前,读碑文,顿时心胸敞开:“彭山与钦山雷峰相连,堆蓝积翠,四时一色。昔人九日登高多于此。全州胜形,一览毕现……”仿佛拥有了千里之势与洞庭之野。
思王庙重檐叠角,雕梁画栋,气势庞大。堂厅上塑立着彭王的雕像。这里香火鼎盛,从古至今,一直在氤氲紫岚薄雾萦绕之中。《彭思王祠甃石记》中曾记下如此场面:“每月朔望,州民远近祈祷于王者,肩踵相错于庭。王爱民无已,恒多灵应 ”。
游思王庙,少不了听闻轶事。
乾隆年间,“山水暴发,远近田庐皆淹,州城数版灭没”,知州何璘“目及民艰,救援无术,乃默号于王,求上天豁然开朗,晴霁一月,则灾黎有赖。已果如祷,民得以修葺败屋,补种晚禾,岁复有收”,于是就“率同幕僚,报祀于王。瞻仰王仪,金彩剥落,殿甃廪坎,不堪布武,心甚愧之。夫以王拯沮洳之民,登之衽席,德施何厚!乃像设殿鹙如斯,岂所以隆报称?爰捐廉俸,焕修遗像,甃殿以石”。
说是贺龙将军在这一带闹革命时,常住宿思王庙。在思王庙多次与当地地下党秘密联系,制定斗争方案等,思王庙光荣的留下许多红色足迹。
思王庙仿佛是一片缥缈浮荡的梦境,许多美丽的花在梦境中盛开,许多欢快的鸟在梦境中歌唱。梦境里有烟火也有慈悲。说李元则逝去后,其妻妾每次上坟祭祀都要在这庙里住几天,缝制童鞋送给敬香及修庙的人。惊奇的是,凡得男鞋者均生男孩,得女鞋者均生女孩……彭王德政,娘娘仁心。娘娘羽仙后,人们又在思王庙主殿后修建了“娘娘殿”,娘娘成了这一带人求子的菩萨。又说,有位四十多岁的邱姓农民还未生子,求子心切,就不远数百里,爬山涉水来到思王庙焚香许愿,摸得一双男鞋,果然喜得贵子。后来,这位邱姓农民被抓壮丁逼去了台湾,数十年后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带着儿子到思王庙感恩……
思王庙的周围尚存遗迹,风光旖旎。思王庙旁有古井,井水甘洌;有岩洞,叫“雷洞,尝有白龙出没其中”(《直隶澧州志》语);有亭子,亭柱上刻着“彭王香火一千载,山色檐甍十二时”楹联,此井此洞此亭,皆为思王庙增添了不少游趣。
猛抬头,遥望远处,但见迷雾濛濛,澧县景色历历在目,那都是一张张无限美好的画面:烟火盛世,莲花祥云……看游人,皆在执手相携,闲观漫步……而自己,就徜徉在了神秘古老的山水之中,享受着美轮美奂的自然天音……
版权所有:彭山景区 | 华诚集团 CopyRight ©2013- 2020 PengShan All Right Reserved.
技术支持:彭山农旅文创 | 备案号:湘ICP备14009297号-2 可参考操作指南 |